【節日看文化】韓國寒食節習俗與諺語:掃墓祭祀文化、吃冷食

文、小罐子老師

 作家簡介

我是小罐子,平常喜歡看韓綜、韓漫,或者和韓國有關的文學作品。
除了考試的內容,也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些生活化的小知識!
앞으로도 잘 부탁드립니다!

 

寒食節(핵식제)是韓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,時間大約落在每年 4 月初,與台灣的清明節相似,都是為了祭拜祖先、緬懷先人。這次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些韓國習俗以及相關的諺語,並透過韓語詞彙、學習韓語來更深入了解這個特別的日子。如果有機會在韓國體驗清明節,別忘了尊重當地文化,並感受韓國人對祖先的深厚情感。

 

 

一、韓國寒食節習俗

 

通常在農曆清明節前後,不過與台灣不同的是,在韓國寒食節並不屬於國定假日。而這個節日的名稱「寒食」字面意思是「吃冷食」,傳統上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的介子推,當天會禁止生火、只吃冷食。接下來會進一步介紹一些相關的韓國文化和韓語會話。

 

 

 學習韓文沒方法?現在報名韓語會話課程,填表免費語言程度檢測,符合資格還有萬元學習補助喔!

 

 

1. 掃墓與祭拜(제시)


在清明節期間,韓國人會攜家帶眷地前往祖先的墳墓掃墓(죽을 복충하다),整理雜草、清潔墓地,並準備傳統的供品,包括煎餅(제식)、韓國糕點(마니)、水果和米酒等,象徵對祖先的尊敬與緬懷。

 

 

2. 祭祀文化(제시 문화)


與春節不同的是,清明節的祭拜通常比較簡約,著重在真摯的感情。家人會在祖先墳前進行簡單的祭祀儀式,包括上香、敬酒和鞠躬,並分享關於祖先的故事,增進家族之間的情感。

 

 

3. 踏青與郊遊(탄창)


在韓國,清明節也象徵著春天的來臨,因此除了掃墓,家人和朋友還會一同踏青、賞花,享受大自然的美景。很多人會選擇在附近的山區或公園野餐,享受春季溫暖的陽光。

 

 

4. 放風箏(내득잡기)


放風箏是韓國寒食節傳統活動之一,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較為常見。人們相信,風箏飛得越高,厄運就會被帶走,象徵著驅邪避凶,迎接新氣象。

 

 

5. 吃冷食(핵식 맛보기)


在古代,清明節禁止用火,人們只能吃冷食,包括冷飯、韓式煎餅(제식)等。雖然現代韓國人不再遵循這項規定,但在部分地區或傳統家庭中,仍然會保留吃冷食的習慣,寓意著對傳統的尊重。

 

 

二、相關諺語

 

寒食節雖然沒有特定的相關祝福語,也有幾句衍生出來的諺語:

 

1.정성이 있으면 한식에도 세배 간다.

 

直譯的意思:「是如果有誠意的話,在寒食節也可以祭拜」,強調誠心的重要性,傳達了只要心意真誠,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嫌晚的觀念。

 

✦ 在韓國文化中,「세배(歲拜)」是新年期間向長輩行禮問候的傳統,但「한식(寒食節)」距離新年已經相當遙遠,因此這句諺語用時間的落差來強調「遲到也無妨,心意最重要」。

 

✦ 也可引申為:無論時間點如何,只要有心意,隨時都不會太晚。

 

 

2.한식에 죽으나 청명에 죽으나.

 

直譯為:「在寒食節死或在清明節死都一樣。」(汗;;😓

這句諺語帶有無論如何結果都一樣的意思,表達了結局已定,無論選擇哪個時間點、方式或條件都沒有區別。

 

✦ 寒食節(한식)與清明節(청명)在韓國的傳統節日中非常接近,幾乎只有一兩天之隔,因此用來比喻結果無差別,遲早都是一樣的下場。

 

✦ 類似於中文的「早死晚死都一樣」、「橫豎都是一刀」,帶有一種無可奈何或坦然接受的語氣。

 

 

三、結語

 

韓國的寒食節雖然不像其他節日(如春節或中秋節)那樣盛大,但它承載著韓國人對祖先的敬意與環保意識,並與春季踏青、植樹等活動相結合,展現了濃厚的文化意涵。春天除了去賞花之外,也可以試著體驗寒食節才特有的料理,融入當地生活風情~

 

 想考韓文檢定嗎?推薦TOPIK韓國語文能力測驗,還有更多的檢定課程選擇盡在聯成外語!

Recent Posts